一是做好资金保障。累计发放“财政惠农信贷通”1.4亿元,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0余户。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30个贫困村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100%覆盖;二是加强环境整治。开展“三清二改一管护”村庄清洁行动,集中清除陈年生活垃圾1240余吨、农药垃圾0.95吨,清理水塘86亩,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2%;三是提升绿色“颜值”。全县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面积9809.7亩,社会造林面积9132亩,低产低效林补植面积2189.6亩,重点乡村风景林建设2个。
一是做好资金保障。累计发放“财政惠农信贷通”1.4亿元,扶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70余户。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30个贫困村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实现100%覆盖;二是加强环境整治。开展“三清二改一管护”村庄清洁行动,集中清除陈年生活垃圾1240余吨、农药垃圾0.95吨,清理水塘86亩,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2%;三是提升绿色“颜值”。全县完成长防林工程造林面积9809.7亩,社会造林面积9132亩,低产低效林补植面积2189.6亩,重点乡村风景林建设2个。